当前位置:首页>> 健康养生 -> 正文

阅读伴随人生

2017-06-29 07:02华奥星空

分享到:
0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,让人得到智慧启发,让人保持思想活力,让人滋养浩然正气。”但在现在生活中经常有人焦虑,阅读会不会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与我们渐行渐远?其实,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等节目的热播,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书香社会的守望与热盼,对那份阅读“初心”的敬仰与坚持。我深深地感到,党中央十分重视,每年我们苏州、常熟的各项活动的陆续展开,读书人、写书人、出书人、评书人等济济一堂,共同演绎全民阅读的嘉年华。让我的精神日益充盈,让我更加坚定了对文化的自信。

  记得小时候要想读书,比登天还难。我1946年出生在贫穷落后的农民农民家庭里,一家五口人,靠父母亲种3亩地维持生计。那时我10岁时才上学,记得夏天的一个中午随父亲来到镇上,我哭闹着要到书店去买几本“小人书”(连环画)看看,父亲朝我白了一眼,意思是没有钱买,那个年代实在是家里穷啊!

  以后几年时间里,我不再说要买书读书的事。可母亲为我买书读书的事常挂在嘴边上,那时我已16岁了。我把书当作命根子,母亲给点零花钱,绝不买一点小吃,全部买书。我买了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》、《西游记》等近100本小人书(连环画),不但自己认真阅读,还借给同学看,自家的三间小草房里常常挤得水泄不通。就这样磕磕绊绊在书林里漫步了10多个春秋。

  初中毕业后,被当时的大队推荐当了小学教师。那时,我赚工分年终拿工资一年收入也只有500多元,家里还要维持生机,因为在当教师期间,学到了哥德的名言:“读一本好书,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。”我也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。

  1984年,我从巷门小学调到徐市广播电视站当编辑、记者,我在采访写稿的间隙时间里抓住一切机会阅读书刊,在大量的书刊面前让我大开眼界。慢慢体会到了,读书和我每日必吃三顿饭一个道理,认真阅读,才能丰富人的知识和智慧。因此,阅读成为我生活、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书籍是我终生的良师益友。

  我自退休以后,按照自立不成文的规矩,阅读成了常态化。我不打牌,不玩麻将,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、藏书。哪个镇出版了志书,就要千方百计去要一套,新华书店有新书出售,就要去买回来。藏书量渐渐地多了起来,于是我萌发了建造一个书屋的念头,这个要求一提出,得到了祖孙三代人支持,拆掉了原有的副房,投资15万元建起了40平方米的“农家书屋”,房子内部装饰典雅、富有特色,书香氛围浓厚。大门上方由原老干部局长、老干部书法协会会长王进龙题写的“农家书屋”的匾额。“农家书屋”有藏书5000多册,连环画500多册。书屋被常熟市董浜镇评为“十佳书香家庭”、被常熟市委宣传部评为“2016年度最美市民书房”称号。

  人老心不老,读书沐情怀。我已70多岁的人了,但我保持心情开朗,每天除做点家务活外,还为常熟老龄、老体协会采访写稿,其余时间安排阅读,每当好书问世,心里总是甜滋滋的,这是“书香”熏陶的结果。坚持读书,对我来说,也是为了思想常新,也是为了防止痴呆,也许是为了延年益寿,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人生的价值。我为什么要阅读?为了精神生活,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。我还要把阅读的种子撒播到全社会!

  顾洪元

(责任编辑:于红立)

联系协会

  • 010-87182417
  • 010-67133577
  •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
    邮编100763
  • zhongguoltx@163.com
  • 返回旧版